活动实录|问道大讲堂第十五期:丁晓强《党的创建和伟大建党精神》

发布时间:2025-03-06浏览次数:11

2025年2月26日上午,南京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问道大讲堂第十五期荣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丁晓强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丁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富有声誉。讲座开始之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熊秋良老师作为主持人,介绍了丁教授杰出的学术履历并代表学院师生对他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   

讲座伊始,丁教授即引出为什么要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历史性问题。中国人民并不是直接选定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也经历过困惑,有过探索历程,但中国人民发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丁教授以自己对于《共产党宣言》译本这一问题的研究生动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主义传入中国之早期历史。丁教授指出,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虽然人尽皆知但远非最早的版本,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国内就有人尝试翻译过《共产党宣言》。在1912年就有人认为中国南京有“共产党”存在,但那其实是对中国社会党南京支部的误传。这些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兴趣。

丁教授接着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前的内外活动”这一问题,在中国国内的层面,“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一历史事件的传播度非常高,丁教授认为尽管热门影视剧可能对陈独秀、李大钊相约建党详细过程的呈现,会有过度演绎之嫌弃,但是事件本身应该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在国外层面,不能忽视共产国际、俄共的重要决策,丁教授特别介绍了俄共华员局的建党活动,论及俄国共产党华员局以及在彼得堡组建中华旅俄联合会的华人领袖刘绍周的重要历史作用。丁教授启发在座的同学们,对1920年苏俄华人在苏俄境内的建党活动进行考察,也是适合同学们开展学术研究的切入点。丁教授也介绍了1921年之前国内外“形形色色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囊括江亢虎的“中国社会党”、姚作宾的“东方共产党”(大同党)以及张民权的“支那共产党”的历史。丁教授提醒我们,在研究早期共产党人的历史和社会活动时,不可忽视这些重要的“支线”历史。

丁教授阐释了中共发起组的意义以及中共创始人的初心和秉性。丁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而且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注重思想的纯洁性和组织的统一性。中国共产党人都具备真理和理想、初心与使命、牺牲与斗争、忠诚与为民的思想品质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与”的道德品质。

最后,熊秋良老师对本次问道工作坊进行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对丁教授精彩的分享表示感谢。丁教授对党的创建过程中非常细节的人物事件过程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在场师生被丁教授的深厚学术功底折服。丁教授还详细解答了现场同学有关毛泽东在建党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等问题,使大家获益良多。在掌声中,问道大讲堂第十五期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