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论文:
1996,“看不见的奴役:当代西方新女权主义批判之的”,《福建论坛》第6期。
1997,“唯物史观与妇女解放理论的思考”,《求实》第3期。
1999,“后现代主义时代女性主义的发展”,《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1999,“性别与阶级——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诠释女性解放的两种角度”,《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1999,“西方女性解放的神学思考:人性的失落与复归”,《开放时代》7、8月号。
1999,“重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述评”,《浙江学刊》第6期。
2000,“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变革还是继续?”,《福建论坛》第4期。
2001,“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女权主义的理论透视”,《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2002,“失去目标的女权主义运动——‘平等与差异的二难困境初探’”,《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2004,“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反思——兼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 《德育改革与创新——高校青年德育教师的实践与探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试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女性解放的哲学思考——女性异化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的消解”, 《福建论坛》第3期。
2005,“弗罗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2007,“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视角”,《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
2007,“异质之女性:克里斯蒂瓦女性主义哲学探究”,《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2007,“性别正义与家庭正义的建构:女性主义政治学与伦理学的视野”,《浙江学刊》第6期。
2008,“后女性主义对二元论的批判”,《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2008,“三八妇女节活动剪影”,《妇研纵横》第86期,台湾大学妇女研究室2008年4月出版。
2009,“《第二性》与厌女症”,《粤海风》第1期。
2009,“再思女性的主体性”,《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第3期。
2009,“性别与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山西师大学报》第3期。
2009,“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义政治”,《深圳大学学报》第4期。
2009,“克里斯蒂瓦女性主义哲学探究”,《法兰西思想评论》第四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女性主义立场论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第2期。
2010,“女性主义与后殖民理论”,《性别、理论与文化》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解放”,《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公民身份与尊严: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2012,“谁之环境? 谁之发展?——生态女性主义的议题与难题”,《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2012,“回到日常生活世界——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及其局限”,《广东社会科学》第9期。
2013,“自我与他者的永恒辩证——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伦理论争探究”,《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2014,“南茜·弗雷泽的女性主义福利思想评介”,《东岳论丛》第4期。
2014,“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社会权利和性别正义:对话南希·弗雷泽”,《国外理论动态》第2期。
2014,“南希·弗雷泽女性主义思想述论”(第二作者),《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第1期。
2014,“新来者:论汉娜·阿伦特的儿童观及其现实意义”(第二作者),《教育与教学研究》第7期。
2015,“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女性气质、身体和情感的逻辑变迁与重塑”,《兰州学刊》第10期。
2015,“主体之死”与女性主体性重构——弗雷泽、本哈比和巴特勒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之争,《福建论坛》第10期。
2015,“性别气质的建构与批判——基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诠释”(第二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2015,“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女性主义解读”(第二作者),《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2015,“西方性别气质发展研究综述”(第二作者),《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第3期。
2016,“为女性的需要而斗争——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文化政治转向”,《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
2016,“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发展谱系研究”,《理论月刊》第5期。
2016,“女性主义的实用主义转向——弗雷泽与罗蒂的论争探析”,《国外社会科学》第4期。
2016,“女性公共领域与跨国空间正义的建构——弗雷泽女性主义公共领域理论探析”,《深圳大学学报》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16,“葛兰西思想的女性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期。
2017,“论公共领域的多维重构——基于弗雷泽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女性主义批判”,《江海学刊》第6期。
2017,“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弗雷泽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视域”,《福建论坛》第8期。
2017,“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近40年研究综述”(第二作者),《理论视野》第1期。
2017,“葛兰西思想的女性主义解读”,《社会科学文摘》第7期。
2017,“葛兰西文化理论视域下当代中国女性文化领导权的建构”(第二作者),《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
2018,“科学、技术与性别的博弈——论唐娜·哈拉维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当代价值”,《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第2期。
2018,“英国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关键人物与重要思想”,《国外理论动态》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18,“媒介形态变迁与女性受众研究范式演进的历史与逻辑——基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视角”,《新闻界》第1期。
2019,“认同、差异与抵抗:贝尔-胡克斯的女性主义媒介文化理论研究”,《文化研究》(CSSCI集刊)第35辑。
2019,“马尔库塞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理论视野》第4期。
…………
…………